在成都,探索大運之城的科技創新

這是7月22日在成都高新體育中心多功能館外拍攝的臨時訓練氣膜館(無人機照片)。該臨時訓練氣膜館採用輕型裝配式氣膜結構,利用氣壓來支撐,無需任何梁、柱,可得到更大的完全淨空的建築空間,具有節約能源、減少水資源消耗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、延長使用壽命、降低建築物運行成本、促進可持續發展等優點。

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即將在成都舉行,成都以舉辦大運會為契機,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,推動科技賦能大運會賽事。

這是7月22日在成都高新體育中心多功能館拍攝的乒乓球訓練機器人。該設備通過模擬人體動作發球,方便接球者對發球動作進行觀察和預判。同時可以自定義發球的速度、旋轉和落點,針對訓練需求設定多種打法的訓練動作體系,幫助運動員高效精准調整訓練。

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即將在成都舉行,成都以舉辦大運會為契機,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,推動科技賦能大運會賽事。

這是一張拼版照片。上圖為:7月22日,在簡陽文體中心游泳館,中國華西四川機司東來印象(簡陽文體中心)專案工作人員正在操作池底安全氣墊系統。下圖為:池底安全氣墊系統效果展示。該系統為確保跳水運動員安全,在氣體釋放時形成上升水流和側向水流增加水體的柔軟度和彈性,減緩人體在水中的降落速度,防止對運動員身體的傷害。

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即將在成都舉行,成都以舉辦大運會為契機,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,推動科技賦能大運會賽事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